與其鷸蚌相爭不如共上層樓
摘要:施蕓蕓近日,在重慶舉行的全球汽車論壇上,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又語出驚人:“如今部分汽車企業(yè)開展不道德競爭,雇網絡水軍抹黑競爭對手,在培訓經銷商時也惡語傷人。
施蕓蕓
近日,在重慶舉行的全球汽車論壇上,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又語出驚人:“如今部分汽車企業(yè)開展不道德競爭,雇網絡水軍抹黑競爭對手,在培訓經銷商時也惡語傷人。”李書福表示,打“缺德戰(zhàn)”沒有未來。其實,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舉辦的2016中國汽車論壇上,包括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和廣汽集團執(zhí)行董事、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在內的很多自主車企高管都對來自自主品牌內部的相互攻擊、惡意詆毀等行為予以批評。
對于自主品牌汽車企業(yè)來說,需要將眼光放長遠些,未來更大的競爭舞臺是在國際市場。自主品牌應聯(lián)合起來共同提升競爭能力,否則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2013年,我國“鐵皮雙雄”(即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在競標阿根廷鐵路項目時,其中一方被指未按有關規(guī)定和程序進行競標項目的申報備案,更以遠低于其他同類項目的報價涉嫌“惡性競爭”,導致阿方認為中方企業(yè)報價不嚴肅,暫停了中方其他公司已簽約的近30億美元的項目進程。在汽車行業(yè),自主品牌企業(yè)在產品出口時搞“窩里斗”也并不鮮見。前幾年,我國兩家皮卡制造商為了在俄羅斯汽車市場爭奪份額,大打價格戰(zhàn),一方賣1.6萬美元,另一方就只賣1.1萬美元,而相近的日系車型則長期保持高達3萬美元的售價。由于壓低產品價格,利潤大幅縮減,兩家車企無力在售后服務上投入更多精力和資金,導致俄羅斯消費者埋怨不斷,不僅未能拿下新市場,而且品牌形象也一落千丈。
那么,該如何規(guī)范汽車企業(yè)健康有序競爭、減少惡意競爭帶來的不良影響呢?
首先,車企需要對市場競爭有正確的認識。應該說,隨著我國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大部分汽車企業(yè)已經認識到良性競爭的重要性,并普遍摒棄傳統(tǒng)的惡意“價格戰(zhàn)”。比如,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金弋波就認為,價格競爭并非是最好的競爭途徑,通過降價來獲取市場,只會減少企業(yè)利潤,最終將降低市場競爭力。
其次,行業(yè)組織和相關機構可通過搭建溝通平臺等方式促進企業(yè)間的良性競爭。車企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汽車協(xié)會等行業(yè)組織需發(fā)揮力量,幫助車企進行差異化競爭,共同將國外汽車市場的“蛋糕”做大,避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近年來,汽車企業(yè)間的“人才暗戰(zhàn)”可謂硝煙四起,車企間高價“挖人”行為不斷,甚至有時“挖”走的并非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才,這不僅嚴重影響了車企間人才的有序流動,還推高了人才對薪酬的期望目標。為此,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成立了全國汽車行業(yè)人力資源經理人組織,搭建了車企間人力資源工作方面的信息交流平臺,大大減少了車企間關于人才的惡意競爭。
再次,政府有關部門應行動起來,搭建車企間的共性技術開發(fā)平臺,引導并營造行業(yè)健康有序的競爭環(huán)境。為了更有效地推動車企間的聯(lián)合開發(fā),政府力量的介入極為重要。以日本為例,前不久日本經濟貿易產業(yè)省組建了研究小組,成員包括豐田、日產、本田等六大汽車制造商及日本電裝、瑞薩電子和松下等主要汽車電子制造商,通過簽署相關協(xié)議,聯(lián)手推動本國智能汽車的發(fā)展。我國相關部門也可積極效仿,引導車企建立良好的行業(yè)競爭氛圍。一旦汽車企業(yè)嘗到正當競爭的“甜頭”,就不會再回到“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老路上。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