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方便讓給群眾
摘要: 唯有做到心中有民,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才能共鑄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不久前,江西省南昌市
唯有做到心中有民,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才能共鑄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不久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qū)舉行慰問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愛心活動,圖片中環(huán)衛(wèi)工人站在烈日下,等待著坐在旁邊大樓下、陰涼處的領導們發(fā)放慰問品。
一邊是火辣辣的太陽,一邊是高樓映襯下的陰涼;一邊是一線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一邊是自稱人民公仆的“領導”。這一照片,讓人感覺像那毒辣辣的太陽一樣灼痛人心。
活動舉辦方雖然說“愛心活動”僅5分鐘,但這5分鐘卻給人留下了長久的反思。我們常說,要把群眾放在心上,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如何體現(xiàn)?不在言語,而在行動;不在表態(tài),而在表率。對黨員干部來說,決不能躲在陰涼處搞服務,而應自覺站在向陽的一面做工作。
周恩來一輩子熱愛人民,心系百姓,甘當公仆,視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他指出,“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要“永遠做人民忠實的勤務員”。1966年邢臺地震,周恩來慰問群眾時,特意讓群眾轉過身來、背風站立,而他自己卻迎風講話。建設人民大會堂期間,周恩來一再叮囑要做好拆遷群眾安置工作。大會堂建成后,他邀請群眾代表觀看《東方紅》演出。周恩來的舉動告訴我們,密切聯(lián)系群眾不僅要掛在嘴上,更要時刻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真正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道理很簡單,對群眾,要做到寒風中站在迎風的一邊,夏日里站在向陽的一面。
如果說共產黨人是魚,那人民群眾就是水;共產黨人是種子,那么人民群眾就是大地。須知,魚兒離不開水,種子離不開大地。對黨員干部來說,在群眾的海洋里最安全。只有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才能贏得群眾擁護。時刻警惕脫離群眾的危險,時刻警惕民心流失的危險,應成為黨員干部的責任和義務。
劉伯承元帥曾這樣追問:“老百姓不是命中注定要跟我們走的,為什么不跟別人走呢?”革命戰(zhàn)爭年代,老百姓之所以與我黨我軍一條心,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視群眾為親人,把群眾利益舉過頭頂。當前,一些黨員干部脫離群眾、高高在上,對群眾漠不關心、態(tài)度冷漠,甚至害怕群眾、躲避群眾。這些官僚習氣,就像一堵墻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嚴重破壞了黨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唯有做到心中有民,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才能共鑄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站在向陽的一面做工作,彰顯的是公仆情懷。“甘為民仆恥為官”。無論身處何時何地、身居何職何位,領導干部都要把自己放在公仆的角色上,而不是把自己擺在“領導”的位置上,寧讓自己吃苦,不讓群眾受累;寧愿提升自己的“辛苦指數(shù)”,不能降低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
把方便讓給群眾,離不開經常換位思考。“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以心換心,以情換情,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經驗。多考慮群眾的感受,多關心群眾的冷暖,群眾才能沐浴魚水深情,感受黨的優(yōu)良作風,支持黨的偉大事業(yè)。
作者:桑林峰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光明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