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的阿格拉(Agra),很多人首先會(huì)聯(lián)想到泰姬陵(Taj Mahal ),其實(shí)在這座城市里,還有一座大名鼎鼎的建筑,與聞名遐邇的泰姬陵相比,絲毫也不遜色半分,它就是阿格拉堡(Agra Fort)。這座雄偉華麗的古堡,是印度莫臥兒王朝和伊斯蘭藝術(shù)頂峰時(shí)期的代表性建筑。
1.png (345.42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阿格拉堡的南門外景
阿格拉堡坐落在亞穆納河(Yamuna River)畔,占地1.5平方公里,是一個(gè)由紅色砂石城墻圍成的半圓形堡壘,又被稱為“紅堡”。阿格拉堡是莫臥兒王朝(Mughal Empire)以阿格拉作為首都時(shí)期的皇宮,城堡內(nèi)的建筑物在鼎盛時(shí)期多達(dá)五百多座,現(xiàn)在留存下的只有阿瑪爾?辛格門、賈汗基爾宮、哈斯馬哈勒宮、瑟希馬哈勒宮、茉莉?qū)m、八角瞭望亭、安格里庭園、樞密殿以及朝覲殿等建筑。下面就請(qǐng)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去游覽這座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吧。
2.png (424.93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城堡通體是紅色砂巖建造,因此又被稱為紅堡
穿過護(hù)城河上的吊橋,迎面是阿格拉堡南大門“阿瑪爾.辛格門”(Amar Singh Gate),這是進(jìn)入古堡參觀的唯一出入口,城堡大門兩側(cè)各建有巨大的圓形碉樓,分別連接著高達(dá)20米的厚重城墻,均采用紅砂巖建造而成。連綿2公里多的城墻每隔一定距離設(shè)有箭樓,墻上有射箭用的垛口,城墻下方修有護(hù)城河,不過現(xiàn)在的護(hù)城河只剩下一條干涸的河床,據(jù)說當(dāng)年在河里豢養(yǎng)了很多鱷魚,輔助重兵守護(hù)城堡,整個(gè)阿格拉堡真可謂是固若金湯,易守難攻。
3.png (461.68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阿瑪爾.辛格門
4.png (435.74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阿格拉堡的護(hù)城河
阿瑪爾·辛格門是一個(gè)十分復(fù)雜的入口,它由三道獨(dú)立的大門呈S狀型組成,據(jù)說這是為了迷惑敵人故意這樣設(shè)計(jì)的。走進(jìn)第一座城門后,是一個(gè)四面被城墻包圍的狹窄天地,有些像我們中國古城墻外的甕城,里面有一條坡路通往第二座大門“拉合爾門”(Lahore Gate),這座高聳的大門上,鑲滿了彩色的馬賽克紋飾,具有濃郁的波斯伊斯蘭建筑風(fēng)格。穿過二道門,是一個(gè)豁然開朗的小庭院,然后只見一垛更高的城墻橫垣在眼前,這就是第三座大門“象門”(Hathi Pol),這里也是景區(qū)的檢票口,在這座城門上方是兩座圓形的箭樓,整體給人以高大雄壯,堅(jiān)如磐石的感覺。
5.png (516.39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第二道城門拉合爾門
6.png (520.08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象門外觀
7.png (507.61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雄渾的象門頂部箭樓
聽當(dāng)?shù)貙?dǎo)游JUGAL介紹,阿瑪爾·辛格門的名字由來還有一段掌故,阿克巴大帝(Akbar)在建造阿格拉堡之初,南門的名字原本叫阿克巴門。相傳在1644年,沙賈汗皇帝(Ghiyas-din Shah Jahan)在阿格拉堡舉辦的一次祭祀泰姬的活動(dòng)時(shí),有一位來自焦特布爾的藩王叫阿瑪爾·辛格·拉索雷(Amar Singh Rathore),他與莫臥爾帝國的大司庫在皇帝面前發(fā)生了爭執(zhí),大司庫當(dāng)眾羞辱了這位藩王,憤怒的阿瑪爾·辛格·拉索雷當(dāng)場擰斷了大司庫的脖子,結(jié)果引起在場的皇帝衛(wèi)隊(duì)群起攻之,于是藩王搶了皇帝的寶驥奪路而逃,當(dāng)跑至阿克巴門時(shí),被憤怒的沙賈汗射死,后來為了震懾其它不法之徒,皇帝下令將此門改名為阿瑪爾·辛格門。
8.png (383.91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阿格拉堡大門外觀
走進(jìn)象門,映入眼前的是長長的象道,它是一條兩邊都是高墻的斜坡甬道,甬道的盡頭是“沙賈汗門”(shah jahani gate),大門里面是內(nèi)院,有朝覲殿和莫迪清真寺等建筑,門的左前方是一大片綠色的草坪,位于草坪中心的就是城堡中規(guī)模最大的標(biāo)志性建筑“賈汗基爾宮”(Jehangir\'s Palace),它是一個(gè)典型的阿克巴式建筑。
9.png (461.08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斜斜的象道
10.png (404.07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甬道的盡頭是沙賈汗門,,連接著內(nèi)院
11.png (312.92 KB, 下載次數(shù):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賈漢基爾宮與沙賈汗門的外觀
賈汗基爾宮融合了印度和中亞的建筑風(fēng)格,宮殿的通體都是紅色砂巖建造,在藍(lán)天白云下,格外奪目耀眼。宮殿的正面左右完全對(duì)稱,頂部兩端各有一座伊斯蘭塔聳立,紅色的墻面和宮殿大門均用白色大理石裝飾出各種幾何圖案,尖頂?shù)囊镣讽斚路秸械陌箭?,這種形制稱為伊旺)是伊斯蘭的風(fēng)格,梁柱構(gòu)造的陽臺(tái)是印度風(fēng)格,大門上方裝飾的三個(gè)六芒星是猶太風(fēng)格,以蓮花為圖案的墻面裝飾又是佛教風(fēng)格,所以整個(gè)宮殿的正門,是印度各種宗教風(fēng)格的大薈萃,這正是阿巴克大帝治國理念的充分體現(xiàn)。
12.png (327.12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賈漢基爾宮正面,濃郁的波斯和伊斯蘭風(fēng)格
13.png (483.14 KB, 下載次數(shù):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賈漢基爾宮大門
14.png (454.48 KB, 下載次數(shù):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伊旺內(nèi)的精美裝飾
進(jìn)入賈汗基爾宮的中庭,是一所印度古典式的矩形房屋,四周被二層小樓環(huán)繞,猶如四合院一般,由于印度多雨,院子里的石頭房檐都探出很長,而且都有好幾層桁架支撐著,院內(nèi)所有的房檐、桁架、立柱以及殿內(nèi)的畫梁和墻壁上,都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各種花紋雕刻,展示出古印度匠人精湛的石雕工藝。雖然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歲月,顯得有些殘破,但是仍舊能隱約可見昔日富麗堂皇的風(fēng)貌。
15.png (381.3 KB, 下載次數(shù):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賈漢基爾宮內(nèi)的中庭院子
16.png (472.91 KB, 下載次數(shù):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殿內(nèi)到處是精湛的石雕花紋
17.png (393.68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宮外的陽臺(tái),從陽臺(tái)上的窗戶可以看到泰姬陵
穿過賈汗基爾宮,便是“安格里庭園”(Anguri Bagh),又稱為葡萄園,它是皇帝和后妃們起居的院落,四四方方的庭院三面被白色大理石二層樓房用長廊相互連接貫通,院子中央空地被水渠劃分為均等的四個(gè)花圃,正中心是一個(gè)白色大理石的平臺(tái),上面是個(gè)四方形的水池,據(jù)說是供妃子們沐浴用的。院子西面正對(duì)著的是“樞密殿”(Diwan-i-Khas),是皇帝接見高官、外交使節(jié)和貴賓的地方,也是阿格拉堡中最奢華的宮殿,殿內(nèi)的漏空落地窗雕刻得十分精致,陽光透過大理石鏤空的窗子,灑下了一地的斑斕。
18.png (346.2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安格里庭院內(nèi)景
19.png (297.64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正中對(duì)著的就是樞密殿
20.png (423.87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樞密殿內(nèi)景
在樞密殿旁邊的是“哈斯馬哈勒宮”(Khas mahal),是沙賈汗皇帝當(dāng)年的寢殿。據(jù)說沙賈汗由于不耐印度的炎熱,在1637年,他下令采用純粹的白色大理石建造了這座寢殿,整個(gè)大殿糅合了伊斯蘭和波斯風(fēng)格,三個(gè)帳篷式樣的圓頂和建在基座上的中心大殿相連,殿內(nèi)的大理石墻壁和柱子上,裝飾著精美的雕刻,充滿細(xì)膩,與早期堡內(nèi)粗獷的紅砂巖建筑形成鮮明的對(duì)比。與哈斯馬哈勒宮相連的是“瑟希馬哈勒宮”(Shish Mahal),是王室貴婦的化妝間,墻壁上原本鑲嵌著各種絢麗的玻璃鏡片和寶石,現(xiàn)在都早已不見了,所以這里又被稱為鏡宮。
21.png (388.02 KB, 下載次數(shù): 2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哈斯馬哈勒宮的殿內(nèi)
22.png (373.66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瑟希馬哈勒宮
23.png (328.31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鏡宮外觀
再走過來就是大名鼎鼎的“茉莉?qū)m”(Musamman Burj),沙賈汗晚年被兒子奧朗則布(Orandze Bbu)篡位后,就被囚禁在這里一直至死。茉莉?qū)m的宮殿通體都是白色,所有的廊柱和墻上到處都鑲嵌著茉莉花的圖案,因此而得名。可惜現(xiàn)在這所宮殿已經(jīng)被柵欄圍了起來,不允許游客進(jìn)去參觀。
24.png (399.36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茉莉?qū)m外景,已經(jīng)被攔起來不可以進(jìn)
25.png (418.76 KB, 下載次數(shù): 2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八角瞭望亭,可以清晰看到遠(yuǎn)處的泰姬陵
在宮殿旁邊有座“八角瞭望亭”(Musammari Burj),亭子全部采用大理石建造并飾以雕花,頂部呈圓拱形,四周走廊環(huán)繞,中心有雕花噴水池,在亭子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不遠(yuǎn)處與亞穆那河相隔的泰姬陵,沙賈汗這位情癡皇帝,晚年就是天天在這個(gè)亭子里,眺望著愛妻的陵寢郁郁而亡。
26.png (475.86 KB, 下載次數(shù):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茉莉?qū)m內(nèi)的噴泉美輪美奐
27.png (420.44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八角瞭望亭內(nèi)景
與安格里庭園相連的是另一個(gè)院落叫“皇宮市集”(Machchhi Bhawan),它是一個(gè)被建筑物圍起來的四方形的綠色草坪,又叫做宮廷仕女市集(Lady\'s Bazar),這個(gè)市集是皇帝允許外面的商販進(jìn)宮設(shè)攤擺賣,宮廷內(nèi)的侍女們?cè)谶@里購買香料和日用品的地方,昔日是嚴(yán)禁男人進(jìn)內(nèi)的。傳說沙賈漢皇帝就是在市集中遇見到了賣糖果的阿姬曼.芭奴.比古姆(Arjumand Banu Begum),也就是后來被賜封的泰姬·馬哈爾,從此一見傾心。
28.png (344.15 KB, 下載次數(shù):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皇宮市場集的草地
29.png (411.47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華麗的大理石廊柱
30.png (383.15 KB, 下載次數(shù):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連接市集四周房子的長廊
從市集繞出到阿格拉堡的西側(cè),就是是朝覲大殿(Diwan-i-Am),它是皇帝處理政府事務(wù),傾聽臣民諫言的地方。整個(gè)大殿被正面9排、側(cè)面4排、高達(dá)7米的蓮花瓣形的大拱柱橫豎相連撐起,形成一個(gè)四面通透的大廳,大廳正中有一壁龕,設(shè)有皇帝的寶座,雕刻豪華細(xì)膩花瓣形的拱門都非常優(yōu)美,透露著莊嚴(yán)的華麗。
31.png (410.53 KB, 下載次數(shù):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朝覲大殿
32.png (428.65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朝覲大殿的內(nèi)景
33.png (419.81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朝覲大殿內(nèi)皇帝的寶座
在大殿左前方有座豪華的歐式石棺型陵墓,讓人感到非常奇怪,后來查閱資料后才知道,原來這是17世紀(jì)一位叫科爾賓的英國總督的陵墓。1857年,印度反英民族起義爆發(fā),這位英國總督從巴基斯坦的管轄地,倉皇逃進(jìn)阿格拉堡避難,最后病死于圍城之中,下屬就將他安葬在這里。如果讀過《福爾摩斯探案集》里面“四簽名”,這篇小說的背景說就是這次印度大叛亂,英國士兵退守阿格拉古堡,找到印度王公的寶藏,然后發(fā)生爭奪寶藏的故事。
34.png (377.1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朝覲大殿的外觀
35.png (455.16 KB, 下載次數(shù):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英國總督科爾賓之墓
從朝覲殿繼續(xù)往西,便是阿格拉堡的另一個(gè)城門德里門,大門高墻外,露出十余個(gè)白色圓柱形,金色尖尖的穹頂,就是“莫迪清真寺”(Moti Masjid),從德里門以西都被印度軍隊(duì)占據(jù),不對(duì)外開放。
36.png (357.61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6-8-18 13:51 上傳
從朝覲大殿向外看到的就是德里門
在極富盛名的泰姬陵的映襯下,阿格拉堡顯得非常低調(diào),這座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建筑,壯麗大氣和精雕細(xì)琢的風(fēng)格,無疑是強(qiáng)盛的莫臥兒王朝時(shí)期最精美的城堡,在阿格拉堡發(fā)生了許多印度歷史上的著名事件,而其中沙賈汗皇帝凄美的愛情故事,更是被后人久久流傳,如果說泰姬陵是浪漫愛情之地,那么阿格拉堡就是華麗的悲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