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_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_国产末成年video出水_亚洲制服丝袜AV永久更新

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wǎng)絡安全
首頁 文化 鄉(xiāng)土文化 老照片

泉州一民樂班三十余載育人 弦管悠悠傳承海絲文化

2018-04-09 16:3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fl
發(fā)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民樂藝術班成員在泉州市府文廟合奏排練。張立建攝中新網(wǎng)泉州4月9日電 (張立建)弦管悠悠三十年,薪火相傳育人才。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民樂藝術

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民樂藝術班成員在泉州市府文廟合奏排練。張立建攝

中新網(wǎng)泉州4月9日電 (張立建)弦管悠悠三十年,薪火相傳育人才。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民樂藝術班自1987年成立以來,已走過逾30個春秋,累計培養(yǎng)了近500人,該班不僅是音樂人才培養(yǎng)的基地,更成為傳承和弘揚“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一個陣地。

9日,該民樂班全體學員齊聚泉州市府文廟合奏排練,一首《揚帆競游海絲路》在二胡、古箏、大提琴、笛、笙等器樂的合奏下,悅耳動聽。這首由鄧詩綿于90年代初創(chuàng)作的民族器樂曲,以古泉州“漲潮聲中萬國商”的輝煌歷史和改革開放后的“僑鄉(xiāng)更崛起”為背景,在極富閩南特色的音調中展示了“海絲”盛景。

民樂老師許斐然是該班的第一屆成員。張立建 攝

“1987年,22個一年級小學生組成的全省第一個‘全日制藝術實驗班’在府文廟成立了。”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校長李菁介紹,這一實驗班是第二中心小學與泉州市青少年宮聯(lián)合辦學的,是現(xiàn)在民樂藝術班的前身,30多年來,民樂班一直傳承延續(xù)下來。

據(jù)介紹,民樂班在設立之初采取半天學習文化課程,半天學習民樂藝術素養(yǎng)的方式;如今,民樂班的學生融入學校班級上課,每周兩個下午到泉州市青少年宮接受器樂、聲樂舞蹈、形體的培養(yǎng)。

民樂班成員伍韋一今年就讀小學四年級,主奏二胡的她告訴記者,她的手與二胡“有緣”,學習二胡已經(jīng)四年了。“剛開始學的時候,感覺很枯燥乏味,但是后來越學越有興趣,而且一起演奏也更加有責任感。”

李菁介紹,從首屆20多名學員至今,藝術班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近500名的學子,并在各個舞臺上展現(xiàn)豐姿,不少學員活躍于音樂教育領域。在這些人當中,許斐然和吳雅詩就是突出的兩位,兩人至今仍在泉州第二中心小學任教。

作為民樂班的第一屆學生,許斐然感慨良多,“當年我有幸被選上并從此走上了音樂這條道路。當時只有揚琴、二胡和琵琶三個聲部,我是學揚琴的。”

民樂老師吳雅詩在指導學生。張立建 攝

“從星期一到星期五,當時隨時有演出,我們就要隨時上場,并且寒暑假不休息,有時在文廟內,有時還要下鄉(xiāng)演出。”許斐然回憶說,每當有演出時,管鑰匙的老伯用大鍋煮了咸飯、魚丸湯,大家吃飽后化妝,然后就開始演出。

對于這樣忙碌而充實的求學生涯和音樂學習之路,許斐然并不覺得辛苦。“當時作為一個小孩子也沒有這么多想法,大家玩得很開心,外出的機會也多。”許斐然介紹說,后來她考取了師范類定向生,并于2002年分配至母校任教。

吳雅詩是民樂班第二屆的學員,小學畢業(yè)后先后在福建省藝術學校和福建師范大學學習琵琶,在泉州第二中心小學任教期間還考取了廈門大學藝術碩士。吳雅詩說,每次看著這些天真可愛的學生,仿佛就看到了當時自己求學的樣子。

“從學員到老師,我不時會回想當時在文廟排練的各個場景。如今這些孩子們的排練也都在文廟,這就是一種傳承。”吳雅詩說,民樂班曾經(jīng)培養(yǎng)了她,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培養(yǎng)下一代,讓傳統(tǒng)藝術一直流傳下去。

民樂班在發(fā)展過程中,師資力量、教學方式以及樂器方面不斷推陳出新,進步顯著。民樂班堅持弘揚和傳承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傳統(tǒng)音樂,在選取曲目排練時,始終秉承閩南特色、本地文化,讓孩子融入文化中,從小在心里種下一個熱愛家鄉(xiāng)的種子。

 

李菁介紹說,泉州第二中心小學民樂班曾多次獲邀參加國內外演出,他們的足跡踏上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臺灣、香港等地,成為了泉州市弘揚和傳承“海絲”文化的重要人才培養(yǎng)基地。(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wǎng))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