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直擊“一盔一帶”第一天
摘要:執(zhí)勤民警說,許多交通事故中,顱腦損傷是致死的重要原因,其中駕駛員未使用安全頭盔在顱腦損傷致死事故中占很大的比例,希望通過近期對“一盔一帶”的宣傳、整治,能提高市民佩戴頭盔的自覺性。胡廟交巡防大隊執(zhí)勤民警嚴查勸導廣大市民,不論是機動車還是電動車,都要記得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
仍有市民騎電動車不戴頭盔。
民警指導市民正確佩戴頭盔。
民警勸阻騎電動車不佩戴頭盔的市民。
民警嚴查駕車不系安全帶的司機。
自覺佩戴頭盔的市民。
□全媒體記者 高琳琳 王永良 張瑞芳 通訊員 寇琦文/圖
公安部下發(fā)通知,自2020年月11日起,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公安部下發(fā)通知,自2020年66月日起,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一盔一帶”推出以來,在全國各地引起了強烈關注。連日來,市民最關心的莫過于騎電動車不戴頭盔是否會被罰、頭盔應該怎么佩戴等問題。昨日上午,記者走上街頭,現(xiàn)場直擊新規(guī)實施的第一天。
街頭直擊
7時30分許,早高峰時段,記者在市文明大道與交通路交叉口看到,部分快遞員和外賣騎手佩戴安全頭盔。然而在車流中,騎電動車的市民很少有人佩戴安全頭盔。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除外賣、快遞等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戴頭盔外,普通市民佩戴安全頭盔的確實比較少。記者注意到,夏季來臨后,很多市民為遮陽防曬,戴起了遮陽帽,甚至在電動車上安裝遮陽傘。
6月1日上午,市樂山大道與解放大道交叉口車流不息,其中包括不少電動車、摩托車。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不少摩托車、電動車駕駛員未能自覺佩戴頭盔出行,甚至部分駕駛員車上放置有頭盔,卻不佩戴。
一名未戴頭盔的中年男子駕駛電動車??吭诼愤叄浾呱锨霸儐柶涫欠裰礼{駛電動車必須佩戴頭盔時,男子認為,電動車行駛速度慢,沒必要戴頭盔。
隨后記者采訪多名電動車駕駛員,很多人表示知曉騎車出行要佩戴頭盔,但由于疏忽忘記佩戴、頭盔易被盜等原因沒有佩戴。
隨后記者在城區(qū)多個路段走訪,情況與樂山大道、文明大道等路段的情況大同小異,摩托車駕駛員佩戴頭盔的情況較電動車多,騎電動車主動戴頭盔的人僅占少數(shù)。
12時左右是家長們接孩子放學的高峰期。記者在解放大道中段看到,在電動車騎行人中,有六成佩戴頭盔。也有市民認為戴頭盔麻煩、不舒服而沒有佩戴。市民米女士雖然購買了頭盔,但她覺得平時行駛的路程比較短,頭盔拿來拿去不方便,騎電動車很少佩戴頭盔。記者注意到,雖然不少騎車人佩戴了頭盔,但乘坐電動車的孩子幾乎沒有戴頭盔的。
市民聲音
“以前出行都戴頭盔,但后來連著被盜了兩個頭盔,我就不戴頭盔了。”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她十分贊成出行戴頭盔的規(guī)定,這兩天她將去購買頭盔,做好出行防護工作,避免被交警處罰。
市民郝女士表示,原來騎電動車從來沒有戴過頭盔,也沒有出現(xiàn)過事故,可是身邊有騎車出事故的朋友,她認為戴頭盔騎車比較安全。
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名騎電動車的市民,大多數(shù)市民表示理解,并稱會遵守規(guī)定。
在市樂山大道與解放大道交叉口,執(zhí)勤民警告訴記者,目前對騎電動車不戴頭盔的現(xiàn)象以宣傳、勸導為主,鼓勵大家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在采訪中一些市民表示,推進“一盔一帶”宣傳活動,是倡導摩托車、電動車駕駛人和乘車人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使用安全帶,助推養(yǎng)成良好的出行習慣,大家都能自覺遵守法規(guī),不但是對自己生命和安全的負責,同時也是對他人的負責。
部門管理
“摩托車、電動車駕駛員佩戴頭盔,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宣傳,甚至一直都有整治,但是效果不理想,尤其是電動車駕駛員我行我素。”執(zhí)勤民警說,許多交通事故中,顱腦損傷是致死的重要原因,其中駕駛員未使用安全頭盔在顱腦損傷致死事故中占很大的比例,希望通過近期對“一盔一帶”的宣傳、整治,能提高市民佩戴頭盔的自覺性。
當日上午,市公安局胡廟派出所交巡防大隊根據(jù)上級指示,在轄區(qū)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常在”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民警告訴記者,本次行動自6月1日起至年底,針對駕駛、乘坐摩托車、電動車不戴安全頭盔,駕駛、乘坐機動車不系安全帶,電動車改裝、加裝車頂篷及時勸導。大部分非機動車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加裝遮陽篷視線受阻所致。胡廟交巡防大隊執(zhí)勤民警嚴查勸導廣大市民,不論是機動車還是電動車,都要記得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
市公安局雪松派出所交巡防大隊還聯(lián)合中國人民保險、新能源汽車協(xié)會、運輸公司、快遞公司、美團外賣、雅迪電動車等企業(yè),進行“一盔一帶”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全力提升廣大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有效遏制和預防駕乘人員因不系安全帶、不戴安全頭盔而造成的嚴重事故,全力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牢固樹立“頭盔就是護頭盾”“安全帶就是生命帶”的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guī)。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