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奇妙的蛋生》:什么是“正確”的生育觀
摘要:《奇妙的蛋生》首次采用了“Vlog+Documentary”(日記+紀錄)的拍攝形式,具有主觀和客觀的雙重視角。楊媛草:生育是一個非常個人的選擇,很難說什么是“正確”。
《奇妙的蛋生》首次采用了“Vlog+Documentary”(日記+紀錄)的拍攝形式,具有主觀和客觀的雙重視角。她在鏡頭前與主人公對話,犀利發(fā)問,甚至還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這可能是國內首部聚焦生育問題的紀錄片,《奇妙的蛋生》。
2019年,楊媛草解鎖了母親的身份,她對生育這件事變得敏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讓她在家待著,望著身旁幾個月大的寶寶,她想得更多,生命和繁衍,過去與將來……越想越多,直到她成為這部紀錄片的制片人。
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奇妙的蛋生》3名核心主創(chuàng)都是女性,而播出平臺負責對接的剛好是3名男性。雙方在咖啡廳碰面,“精子、卵子、受精卵”一通兒聊,場面略尷尬卻不失速度,敲定了紀錄片的誕生。
紀錄片名叫“奇妙的蛋生”,而不是“奇妙的誕生”,是因為楊媛草聽到了一句特別讓人生氣的話,“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就是下不了蛋的雞”。行,索性就叫“蛋生”,第一集還是從“不能生”的角度開始切入。
做了大量的調查之后,團隊發(fā)現(xiàn),除了“不能生”,還有“不想生”“不敢生”……不同人群,豐富了生育的故事。盡管生育話題并不輕松,每一集的小標題卻十分“時尚”,第一集叫“造人選秀”,接下來還有“最后希望”“失而復得”“蛋生新思”“高定寶寶”“未來誕生”5集。老話題也有新表達。
總導演陳璐說,只有兩性共同參與其中,平等地分擔生育壓力和情緒焦慮,才更能幫助女性減輕負面情緒?!镀婷畹牡吧返谝患闹鹘鞘莾蓚€“不能生”的家庭,男性在此間的態(tài)度十分微妙。
結婚10年,丈夫小武患有少弱精癥,多方嘗試未果,決定采用供精的方式。如此一來,小武與孩子便沒有血緣關系,但出于對家庭完整性的考慮,他選擇接受。
另一個家庭,妻子欣欣患有先天染色體異常,同理,她可以用別人的卵子懷孕,但我國目前沒有卵子庫,她只能等待愛心贈卵。等待周期短則一年,長則三到五年,而她丈夫的家人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一年之內不能懷孕,兩個人必須離婚。面對家人,丈夫選擇順從。
對欣欣的遭遇,楊媛草很生氣——她在片中直截了當?shù)乇磉_了情緒,甚至去推進欣欣與丈夫一家人的“談判”。
楊媛草曾參與制作《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等綜藝,這一次,她除了是制片人,還是主持人。《奇妙的蛋生》首次采用了“Vlog+Documentary”(日記+紀錄)的拍攝形式,具有主觀和客觀的雙重視角。她在鏡頭前與主人公對話,犀利發(fā)問,甚至還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近日,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專訪了楊媛草,有些問題依然沒有答案,但討論即是尋找答案的開始。
中青報·中青網(wǎng):這是一部女性視角的紀錄片嗎?
楊媛草:我們沒有對立地分是女性視角還是男性視角,一開始我就特別主張,生育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事;但同時,也必須面對生物法則,女人的確要承擔、付出更多。所以,紀錄片是站在人的角度,去講生育需要大家的關心、關注與理解。
我們在拍攝過程中,也打開了自己的思維局限。一開始想到生育,想到“婦產科”,就是生育和婦女的關系,在做策劃時甚至忽略了男性扮演的角色。后來開始走訪,捕捉到大量故事,才發(fā)現(xiàn)這個盲區(qū),從而希望男性也要來關注和反思自己在生育中扮演的角色。
中青報·中青網(wǎng):拍攝生育這樣比較敏感的話題,過程困難嗎?
楊媛草:從2020年4月開始籌備,到7月開機時,幾乎還沒有確定一個采訪對象。我們在醫(yī)院蹲守,一個一個死磕,才獲得了他們的許可。
小武是幾十上百個對象中,為數(shù)不多的愿意站出來講述自己故事的人,敢于正視和面對生理上的挑戰(zhàn),愿意接受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來組成一個家庭。這么反傳統(tǒng)的行為,需要很大勇氣。所以,我們也呼吁對男性多一些關注和鼓勵。
中青報·中青網(wǎng):為什么選擇“Vlog+Documentary”的拍攝形式?
楊媛草:以記者的身份去觀察一個事件,我個人認為,少了一種情感的真實感和代入感。采用“紀錄片日記”的形式,希望片子是帶有溫度的,特別是講生育這樣比較私密的事,如果我們不是很坦誠地去參與,可能都完不成拍攝——主人公不愿意對著冰冷的機器說話。
第二集中,我跟著女孩去男方家里,質問男方為什么離婚還要女方還錢(男方要求她補償此前輔助生育的費用),男方說出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樣的回答。他沒有認為我是記者,可能覺得我是女孩的朋友,因此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中青報·中青網(wǎng):不會擔心因為記者的參與而影響紀錄片的客觀性嗎?
楊媛草:我覺得完全不會。我是參與者,也是觀眾。你們看我的日記,與此同時你們跟我一起看這么多人的故事。我表達我的觀點和想法,但并沒有把觀點和想法強加于你。我們想達到一個目的,就是在這一路上,我們一起在思考。
中青報·中青網(wǎng):拍完這部片子,你認為比較正確的生育觀應該是怎樣的?
楊媛草:生育是一個非常個人的選擇,很難說什么是“正確”。但從女性的角度,我希望呼吁的是,這個孩子為誰而生,女性有自主權,尊重自己的身體,尊重自己內心的選擇。
我們在故事的選擇上是非常多元的,每一集都是獨立的故事。拍攝完后,我們去回訪這些女性,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顯著的現(xiàn)象,這些女性變得自立自強了。她們可能是受到攝制組里姑娘的影響,似乎更找到了自己。這可能是這部片子更加外延的一個突破。
片中有一位生不出孩子的女性,是整個拍攝過程中我見過最自卑的。她瞧不起自己,覺得自己是一個“廢人”,她對自己的一切定義與自己的子宮相關。拍完紀錄片后,她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畫畫上的天賦,現(xiàn)在從一個被迫離婚的失業(yè)“北漂”,變成了一名教孩子畫畫的老師。
其實我們拍這個片子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看到不同職業(yè)背景、不同處境、不同人生的人所做出的選擇,希望大家能夠更寬容地看待這件事。如果能因此被相關人士和機構看到,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生育福利和社會環(huán)境,那就更好了。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