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觀豫丨數(shù)字技術幫助專家破解3000多年前甲骨上的文字密碼
新華社鄭州4月20日電(記者劉金輝、許煒凱)20日,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在河南安陽正式上線,該小程序利用數(shù)字煥活技術將刻有文字的甲骨以三維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用戶點擊甲骨上的文字,便會出現(xiàn)它的現(xiàn)代漢字和釋義。
不僅如此,這款小程序還設有“猜字”“造字”“臨摹”等游戲,用戶可以在小程序里學習甲骨文的造字規(guī)律,也可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來創(chuàng)造現(xiàn)代漢字的甲骨文形式。
“這款小程序面向大眾,尤其希望吸引中小學師生使用,以此來增強公眾對甲骨文的了解,喚起大家研究和保護甲骨文的意識。”騰訊可持續(xù)社會價值事業(yè)部數(shù)字文化首席架構師王朝陽說。這款小程序由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安陽市文物局、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騰訊公司等機構聯(lián)合開發(fā)。
這款小程序能夠擁有如此多的功能得益于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的甲骨文大數(shù)據平臺“殷契文淵”,它是世界上現(xiàn)有的資料最齊全、最權威且可免費使用的甲骨文數(shù)據平臺之一,共收錄甲骨文著作152部、甲骨文圖像23萬余幅、甲骨文文獻3000余篇。
打開“殷契文淵”數(shù)據平臺的網頁版,上面顯示著錄庫、字形庫、文獻庫等三個數(shù)據庫,著錄庫可以通過甲骨文編號查詢拓片信息;字形庫可以查詢各字相關信息,如各家考釋、釋字、讀音、異形關系等信息;文獻庫可以查詢相關論文。
“我們從2004年開始建設這個數(shù)據庫,直到現(xiàn)在還在不斷充實和完善。建設這個數(shù)據平臺的目的:一是為研究者提供資料、數(shù)據支持;二是將十幾萬片甲骨以圖像的形式保存起來,對甲骨也是一種保護;三是利用人工智能和微痕分析技術對甲骨碎片進行綴合,幫助專家對甲骨文進行考釋,目前已綴合出39組甲骨。”該實驗室主任、安陽師范學院計算機學院院長劉永革說,“綴合就像拼圖游戲,根據碎片的邊緣形狀,將其拼在一起,這樣專家就可以根據上下文來對甲骨文進行考釋了。”
據相關專家介紹,截至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甲骨文總計約15萬片,其中經科學考古發(fā)掘的有3.5萬余片;單字數(shù)量已逾4000字,其中公認已識讀的約占三分之一。
中國殷商學會副會長、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研究院院長郭旭東說,現(xiàn)在未考釋出來的甲骨文單字都是“難啃的骨頭”,想多考釋出一個字都非常難,目前人工智能這么發(fā)達,可能會對甲骨文的考釋工作起到推進作用。
目前,“殷契文淵”數(shù)據平臺收錄了4000多個甲骨文單字,實驗室工作人員用毛筆將甲骨文書寫在宣紙上,然后掃描到電腦中,在經過圖像處理之后錄入數(shù)據庫中,方便研究者點擊使用。
“甲骨文數(shù)據平臺的建設使我們隨時隨地都能調取資料,提高了甲骨文研究者的工作效率。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為甲骨文研究提供了很多智能工具,如:字形匹配工具、甲骨綴合工具等,能夠輔助研究者做很多工作。另外,甲骨文的數(shù)字煥活有助于甲骨文和漢字文化的傳播和普及。”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長、吉林大學教授吳振武說。
現(xiàn)在,劉永革帶領的研究團隊有40多人,而且涵蓋多種學科,安陽師范學院的一些音樂、體育、美術、舞蹈老師也參與進來,他們試圖通過研究甲骨文來探尋3000多年前人類的智慧,以獲取創(chuàng)作上的靈感。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
央媒觀豫丨甲骨文進入智能化時代 數(shù)字“煥活”冷門學科
-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丨青銅器 甲骨文 王陵區(qū) 殷墟三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密碼
-
央媒觀豫 | 河南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一覽
-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丨這所大學甲骨文專業(yè)“不太冷”
-
文明探源 彩出中原丨生生不息字千秋
-
文明探源 彩出中原丨安陽殷墟 幽微之處見文脈
-
【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文旅科研齊發(fā)力 河南講好新時代漢字故事
-
【光明網評】探尋漢字起源,讓中華傳統(tǒng)文化“火”起來
-
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丨漢字尋根:甲骨文里看“中國”
-
“寫意中國”登頂熱搜,古老漢字引領“最潮中國范兒”|頂端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