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消除患者恐懼 醫(yī)生給自己做胃鏡
摘要:駐馬店網訊 (通訊員 趙勇)通常胃鏡檢查要在一名醫(yī)生,一名護士的配合下完成,護士要扶著患者,避免其因過度緊張而誤咬鏡頭。而在生活中很多患者聞胃鏡而色變,因此很多
駐馬店網訊 (通訊員 趙勇)通常胃鏡檢查要在一名醫(yī)生,一名護士的配合下完成,護士要扶著患者,避免其因過度緊張而誤咬鏡頭。而在生活中很多患者聞胃鏡而色變,因此很多患者不愿做胃鏡,也因此錯過了許多治療先機。我們醫(yī)院胃鏡室的一位90后醫(yī)生看到了太多患者對胃鏡的抵觸情緒,為更好的與患者溝通,毅然決定親自體驗做胃鏡的感受——自己給自己做胃鏡。其實,醫(yī)學從誕生起就是如此,古有神農氏嘗百草、今有護士拿自己扎針練手,一直以來醫(yī)者都在努力為患者的痊愈用自己的方法在努力,但是很多時候,普通人往往看不到醫(yī)生在背后所付出的艱辛。
這位自己給自己做胃鏡的90后醫(yī)生叫張博,是平輿縣人民腔鏡中心的醫(yī)生。據張博介紹,胃鏡有兩種,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普通胃鏡因為部分患者配合不好,惡心嘔吐劇烈,甚至拔鏡子,這是由于患者對胃鏡的恐懼感。而此次張博為自己選擇了普通胃鏡,親身體驗后,張博醫(yī)生表示剛進口腔至食道入口的時候確實有點緊張,畢竟是第一次,但是進入食道之后就不緊張了,也沒有像患者表現的劇烈嘔吐。
最后張醫(yī)生表示通過此次親自體驗普通胃鏡,在以后為患者檢查中能更好地拿捏檢查和減少不適感之間的分寸。希望通過自己的示范,能讓大家理解普通胃鏡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可怕。
據了解,隨著生活習慣、飲食、環(huán)境等因素改變,胃腸道疾病增多,越來越多的患者需要進行胃腸鏡的檢查。內鏡檢查是消化內科醫(yī)生在診斷胃、腸疾病時的首選診療方式。在我國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腫瘤的發(fā)病率日趨上升并年輕化。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腫瘤的預防,關鍵在于是否能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以便盡早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延長生命,改善生活質量。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